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漫游在影视世界 >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秉昆,你太厉害了

林跃拿出一支烟递给丁叔,然后是自己的,点燃后深深地吸了一口:“这个厂子我打算拿来做电子产品和代加工。”

“电子产品?”

“没错,就是录音机、电话机、电视机、手机、电脑这类商品的集成电路主板、设备电源、电池、数据线等,后续可能还会扩建一个液晶屏生产线。”

丁叔听得云里雾里,录音机、电话机、电视机他知道是什么东西,手机、电脑啥意思啊?

“周总。”这时一名男子在工地门口张望片刻,看见林跃和丁叔站在一列板房前面的遮阳网下聊天,赶紧跑过来:“周总,邵总刚才打来电话,晚上想跟您谈谈,说还有几个TW企业界的朋友想来这边投资,想让您帮忙参谋参谋,联系一下工商部门,看看有没有注意事项,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你去告诉邵总,今天不行,晚上我有约,明天吧,明天让他到公司找我。”

“好的,周总。”

目送那人离开,丁叔面有赧色:“耽误你谈生意了吧?”

林跃摆摆手:“没事,早一天晚一天的事。”

“TW企业界,那边的人也要来咱们这儿建厂?”

“看到周围那些规模比较小的厂子没有?差不多一半都是TW人投资的。”

“啊?”

再联系他跟属下的对话,丁叔脸色有点不自然。

林跃说道:“外资拿钱和技术来帮我们搞建设,这是好事,你就说咱们的电子厂,要生产主板,必须要有覆铜板、电阻、电容等基础元器件,以国内现有技术和产能,根本满足不了咱们的需要,而且我更喜欢跟真正的生意人打交道,他们过来内地设厂,一呢,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完善工业基础,二呢,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就业问题,三呢,对拉动内需和国民经济有着显著的效果,最后,这些依附电子厂存在的基础材料供应商能为我们节省运费和时间,而且完备的供应链会增加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丁叔完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总之感觉很厉害就对了。

之前还在为他被清华大学开除的事扼腕叹息,现在嘛,倒是充满了期待,像他这样的人,念大学或许真的是一种浪费。

“秉昆,你真是太厉害了。”

“丁叔,这话你已经说过一遍了。”

“我说过吗?呵呵,忘了,忘了。”

丁叔用抬手抽烟来掩饰自己的尴尬,却没想到烟灰积得太多落了一身,还把手腕给烫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林跃叫人把丁叔送来的东北老乡召集起来,带着他们前往当时深圳最大的国营饭店新安酒家搓了一顿。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跃让助理小樊带着丁叔在广州、深圳、汕头这几个地方走了走,完事给他买了一些当地特产便送上了回东北的火车。

对于丁叔,这次南方之行最大的益处就是打开了他的视野,知道了人才的重要性,回到东北后积极招揽对口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一面承揽建筑工程,一面向林跃创办的深成集团输送新鲜血液。

……

半年后。

1981年冬。

还有几天就是春节了。

东北还是那个气候,还是那片光景,还是那些人。

这一年,光字片没了一些人,有的搬走了,有的身故了,其中就有大熊的爹熊三。

有人说干巴老头子是正常死亡,也有人说是被大熊和二熊气死的,因为这两个人的媳妇儿见天儿吵架,日常摔摔打打没有好脸色,再加上出门就能看见孙赶超家的二层小楼,气郁之下嘎嘣一躺,两腿一蹬,人就死了。

一些喜欢嚼舌根的说熊三死得好,因为周秉昆许诺过,只要1981年春节前老东西死了,就帮大熊二熊置换一套三居室,这样一来,熊家人就能搬离光字片,给街坊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了。

然而1980年的夏天,大家听说了一件事——周家老三被清华大学开除了。

如果他是清华大学的毕业生,以后进了机关,那就是潜力无限的干部,进了企业,那也会是技术骨干,说给大熊二熊置换一套三居室还有点儿可能,现在呢?给清华大学开除了,什么都不是了,连酱油厂的编制都给人顶了,他拿什么去履行承诺,帮大熊二熊置换房子?

正如曹德宝说的,那些话很可能是挑拨熊家父子的权宜之言,就没想过兑现,可是熊家父子是什么人?光字片公认的老子流氓儿混蛋,他们跟别人说话不算数可以,别人跟他们说话不算数?呵呵,夜里砸宅子玻璃,往锁孔里灌馊水都是小打小闹,进别人家把饭桌掀了赖着不走的事又不是没干过。

很多人拭目以待,想要看大熊二熊怎么跟周家闹,郝冬梅家再牛,也不能手伸太长不是?何况这是周秉昆的承诺,熊家占着理呢,占理那自然是不饶人的。

腊月二十七,天上飘着雪花。

一个人踩着薄薄的白走进光字片,几个研究砖缝里的鞭炮怎么不响的小屁孩儿给他嚷了一嗓子,吓得一哄而散。

斜对面小院遮光的窗帘拉开,一张脸在玻璃后面晃了晃,然后是肖国庆父母的对话。

“老头子你快看……那个走过的人是不是周家老三,秉昆?”

“没错,是秉昆,他回来了?”

“算算日子的话,老周今年该回家过年吧,这要是被他知道周秉昆给清华大学开除的事,老周家这個年应该过不好了。”

“可不是嘛,秉义为了把学让给弟弟妹妹,没有去北大报告,结果呢……老三不争气,唉,不仅文凭没拿着,还把酱油厂的编制给丢了,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啊。”

“当初他就不该不听他爸妈的话,去招惹太平胡同那个郑娟。”

“说实话,郑娟人是挺好的,就是命不好,用老辈子的说法,这叫什么?哦,克夫!”

“……”

类似的对话在林跃走过的地方发酵。

他笑着跟街坊打招呼,喊大爷大妈好,问同龄人吃饭没有,咋没去上班,可是等他走远了,那些人的对话就变得刺耳起来。

“可惜了,好好的一个大学生就这么毁了。”

“当初他为了得到郑娟把强子送进监狱时就该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只能说活该!”

“老周家本该出三个大学生的,现在就剩一个,还是女儿。”

“妈,你当初让我跟周家老三学,现在还这么说不?”

“都说他去南方挣钱了,我看是没脸在光字片混了。”

“……”

恨人有笑人无,这是每一个聚居区都有的现象。

对于身后这些杂音,林跃听在耳里笑在心头,还是那句话,人不可能赚得认知以外的钱。

站在四十年后看80年代。

多数实体巨头是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一路崛起的,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有一句话很流行,叫时间就是金钱,真要大学四年读完,哪怕是第一批学生,也要82年才能毕业,因为某些原因,就算能够调整心态去做企业,也得84年以后才有机会,考察项目建厂开公司什么的又是一两年过去了,到了8586,算不上末班车吧,也谈不上早的,关键是还要跟嗅到商机下海的那群人竞争,何况资源、路子、关系都不如人家,先天处于劣势。

至90年代,实体领域起来的富豪就更少了, 反倒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新兴行业乘势而起,后来居上,再到2000年,读再多的书基本上也很难达到柳传至、王十、马芸、马化藤这群人的高度。

所以对于那些不加前置条件就笃定“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说法,他一向是不屑于反驳的,何况以他的经验学识,用得着用读大学来证明自己吗?有些话吧,真真是鸡同鸭讲,所以说还不如保持缄默。

他一边想一边走,距离老周家宅子越来越近,然后看到一个人拎着粗布包袱从院子里面出来。

“王阿姨,您这是要回家过年吗?”他礼貌地打了声招呼。

王阿姨看到他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但是并没有跟他寒暄,而是一把抓住他的手:“秉昆啊,你先别进去,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进去。”

“为什么?”

他下意识问道,完了不待王阿姨回答,扭头看向东屋窗户,发现玻璃那边是周志刚的脸,大约两米远的地方站着郑娟,怀里抱着已经牙牙学语的孩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