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 第三百六十章清风山

水浒之宋末英雄传 第三百六十章清风山

作者:怕起重复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张三无奈之下只得说道:“你这边继续扩大船坞,争取达到一年能造一百条这种镖船的地步。还有派两个有经验的船工制一套船模,去江南那边。”

张三看着他一脸好奇的样子说道:“我在那边也有一个大船厂,那边光是五千石的海船一年都能造将近五十条,这种一千石的船,那边一年至少能造一两百条。你只管选人就是了。”

张三到也没有夸张,杭州的造船厂新船坞修好之后,一年全力开工,真的可以造五十条以上的海船。因为海船和江船的不同,张三一直没有从京城造船厂抽调太多的精英船匠去江南。

这次船厂的总管吴船匠汗瞬间就下来了,脸色也开始发白。他还是第一次听张三说起江南的船厂,原本他管着这么大一个船厂在京城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没想到张三能在江南有一个更大的船厂。

张三说的五千石的大船,他有幸见过几次,那些要么是江南的大海商到东京卖货,好么就是江南进献的龙舟,此龙舟非彼龙舟。

这种龙舟就是江南的船员为皇帝专门建造的大型游船,一般都是五千石左右,停在汴河码头虽然大家不准接近,但是远远看看还是可以的。

吴船匠见过那种大船,他无法想象一个一年能造五十条五千石以上大船的船厂究竟有多大,但是他确能感觉到张三对他造船速度太慢的不满。

这让吴船匠很不安,原本他只是一个有点技术经验的船匠,张三把他招募回来,委任他为船厂的总管,这一段时间,船厂飞速扩大,现在的船厂俨然已经是京城的一流船厂,而吴船匠一月也能拿到一百多贯的工钱。

这让吴船匠有点飘飘然了,甚至上个月还纳了一房小妾。对船厂的管理也有了一些懈怠,他这边离张三的庄子太远,李四来一趟很不容易,又加上管理的作坊太多,所以一个月顶多过来一两趟。

吴船匠一直觉得李四不懂造船,所以五六个月造出六条千石大船李四从来没有说过什么,但是现在他确丝毫不敢再有其他想法。

张三看他一脸大汗,脸色发白的样子问道:“怎么?有问题?是太难了么?”

吴船匠立刻惊醒摇头道:“没有,东家放心,今年我一定造出一百条船来!”

张三摇头道:“这都已经五月底了,你后面还有六个月,你真的能在造出九十四条船来?可不要光讲数量,不讲质量,这船可是我们自己人用的,出了问题我可是要追究你的责任的。”

吴船匠连连擦汗说道:“东家放心,刚刚东家说的在码头装船板什么的我想到一个主意,这船的船壳两个多月就能造好,只要竖起桅杆装好眀轮就可以推下水,这样六个月还可以造三批。”

吴船匠指指船说道:“东家你看,这船坞挖起来很简单,多找些工人赶工,两个月在挖三十个船坞肯定没有问题,到时船厂里更多熟悉新船的工匠,我们就能同时开建四十二条船,一年一百条没有问题。”

张三好奇的问道:“我看你一直在买木头,这些都是湿木头,你现在库存的干木头还有多少?到时造船的时候木头够用么?”

吴船匠一脸懊恼的说道:“东家,我一开始没有准备那么多木材,现在想买干木头不好办了。”

张三笑笑说道:“我到是有一策,你可以试试,你看着木头变干,全靠太阳照,太阳把水晒干木头不就干了么?我们可以搭一个炉子跟砖窑一样,从一头生火,保持一定的温度,把木头在里面烤干。”

吴船匠听了眼睛一亮,这个办法他还没有想过,但是听着好像很靠谱的样子,这样一来木材干燥周期就大大缩短了,吴船匠刚要说话,张三摇摇头,吴船匠看张三摇头心里一紧,莫非是不行?

张三摇头想想又说道:“这个干馏有几点要注意,第一是温度不能太高,要不木头就成木炭了,还有就是速度太快受热不均匀容易导致木头开裂,这些你都要注意。”

张三在上看过这种方法,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张三又说道:“除烤干之外,你还可以试试蒸干,就是弄一个大锅,把水烧开,用一个铁管把热气倒入进来,把木头蒸一蒸,看看效果。”

张三想想觉得还是不靠谱就说道:“你两种方法都要试试,还有咱们买新木头都是湿的,但是我们可以从其它船厂存的木头里买一部分,先用着,肯定有些船厂有多出来的木头,多去问问。”

张三正在参观船厂,远在山东的威远镖局开路队确正好路过青州,这时候青州山上还没有那么多山匪,三山上也只有清风山上的燕顺、王英和郑天寿的山寨刚刚成了气候。

三个月之前这寨子里确只有燕顺一人当家,这燕顺是莱州人氏,生得赤发黄须,人称锦毛虎。他原是羊马贩子出身,因折损本钱,流落绿林,后在青州清风山落草,一个人带着几十个兄弟也是逍遥快活。

三个月之前来了一个叫王英的上山落草,这王英原本是一个赶车的,因为见财起意杀人事发,后被捕越狱,一路逃到青风山,燕顺见他身材矮小不愿收留,没想到他一人放翻了十几个兄弟,和燕顺还打成了平手,燕顺干脆让他当了个二头领。

自从这王英上山,燕顺怕王英尾大难治,干脆又从手下头领里选了一个心腹叫做郑天寿当三寨主,好相互牵制。这郑天寿是原本是苏州人氏,他原本是个银匠,因为喜好枪棒,所以一边四处做生意,一边拜师学艺,后来路过青风山被裹挟上山,干脆做了强盗。

原本燕顺等人在山上为匪还算守江湖规矩,大家劫舍多是为了谋取钱粮,很少杀伤人命,但是自从王英来了之后,山寨的气氛确渐渐变了。

原来这王英并不是一个人上山的,他越狱的时候,还放跑了不少囚犯,一些佩服他本事又无处可去的就跟着他了,王英怕自己人多燕顺不敢收留,就独自上山,然后当上头领之后在让兄弟们逐个上山,等燕顺明白之后,王英已经把囚犯兄弟都安排到了山寨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