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变革1854 > 九十章 胜负手

变革1854 九十章 胜负手

作者:东方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旁遮普邦,数万骑步兵在大地上厮杀着,鬼子六穿了一身明晃晃的镀金铁罐头骑在大洋马上煞是精神。

三个旁遮普邦的部族勇士一看就知道鬼子六这打扮就是清军中的大人物,骑马联手向鬼子六杀了过来。

鬼子六看到这三个来袭的阿三勇士,喊了一声:“来的好。”

鬼子六喊完,从腰中摘下链子锤扔出去砸落一个阿三勇士。然后摘下马朔,以一敌二,仗着全身铁罐头刀枪不入,两次刺出马朔,将两个阿三勇士刺倒在地。鬼子六骑的大洋马也挨了阿三勇士一刀,一声悲鸣倒在地上。

鬼子六从地上爬起来,只见又来了三个阿三部族勇士想来捡便宜,鬼子六掏出日本进口左轮枪连续扣动扳机‘啪啪啪啪啪啪’六声枪响,三个阿三勇士倒在血泊中。

扔到没子弹的左轮手枪,鬼子六拔出腰刀唰唰两刀又砍翻了一个阿三后举刀喊道:“大清的爷们儿,跟我冲啊。”

鬼子六这一出四九城,真是如蛟龙入水、困鸟出笼一般。鬼子六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那哥哥文治武功比自己都弱一大截,却也能败英法灭俄土立下不世功勋。

自己比那瘸子哥哥强许多,如今也是自领一军,生前鬼子六没有赢过咸丰哪怕一次,但是鬼子六却想要在死后的这功绩上胜过那咸丰一筹。眼前这块印度斯坦地区,也被叫做南亚次大陆的地方,虽然地盘没有被咸丰收归境内的俄国和土耳其大,但是论富饶程度,却要远超这两个大帝国加在一起――其实算人口以及可耕地面积,还真就是这样的,不过加上未来石油收益的话,还是咸丰打下的地盘石油多一些。

原本就将那四个土邦联军分割包围的清军看到主帅发威更是士气大振,纷纷开始绞杀各个包围圈中的土邦阿三士兵。

旁遮普邦已经接近德里的门户,附近四个忠于大英帝国的土邦组织了近三万人的联军,本想打退远道而来的清军。结果开战后部队却被清军的八万骑兵很快分割包围,这战火开打还没小半天眼看就要全军覆灭,四个土邦的国王心里这个苦呀,早知道就不听那英国人的忽悠了。

在英国人的宣传中,清国的士兵个个吸鸦片,身材瘦小,多走几步路就没力气了。见到敌人就瑟瑟发抖根本没什么战斗力――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是这样没错的。

但眼前的清军清一水的壮小伙子不说,个个眼中都闪烁着嗜血好战的光芒。最重要的是,清军普遍的装备了铁罐头,没有火炮根本打不穿那铁罐头,而英国人为了控制印度的土邦只给他们的士兵装备老式的火绳枪,也就是几十年前英国本土淘汰的那些旧的英军制式装备,至于火炮,那种东西只有英国人才有,而且也只有英国人才会玩――而铁罐头虽价格高昂,但战时贷款制度日清银行一直保留着。

若是几人十几人一拥而上,倒也能对付单个的铁罐头,可清军铁罐头总是三五人一组身边还有若干胸甲兵掩护,这想对付铁罐头就没那么容易了。首先要将数倍于铁罐头的胸甲兵都刺伤,然后三五人一组将铁罐头扑倒,然后拔下铁罐头的装备才能将其杀死――最后这一步这其实对阿三士兵来讲不是那么难,本来阿三士兵的训练就和杂耍无异,一旦嗨起来那都是开了挂的。

可是想要做到这最后一步,土邦联军的阿三战士却要付出比清军多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伤亡,可眼前的战场上阿三是人少马少被清军压着打的一方,根本没有这么多战士可以牺牲的。

因为印度地区的种姓制度的缘故,战场上的阿三勇士不是婆罗门就是刹帝利,不是这两个种姓出身,是不能参军当部族勇士的。

印度斯坦地区的种姓制度可不是说笑的,后世印度改革,将数个低种姓的学生放入高种姓的学校去本想让大家和谐相处,结果造成学校高种姓的学生感觉受到了莫大侮辱,纷纷自杀以抗议政府的种姓改革。

印度的种姓制度,宋海平也稍稍了解过,在印度大致上判断一个人是不是高种姓的,看他们的工作就可以了。像屠宰业的那绝对是低种姓,因为高种姓是不沾牲畜血的做沾脏东西的工作那都是低种姓,甚至有的要求素食、禁欲以及饿肚子反而都是高贵的表现。

在印度甩饼的就是甩饼的,要是他还做个咖喱,大家就会想,甩饼的怎么可能会做好咖喱呢,这不靠谱啊。而且印度人的职业已经都写在名字里面了。例如甘地的含义就是水果商人,由甘地的下场可见,水果商人搞政治果然没前途(尼赫鲁家族和甘地没有亲戚血缘关系,虽然尼赫鲁的妻子名字里面也有甘地一词,但顶多说明其祖上卖过水果)――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想做出点成绩来的,怎么也得是图书馆管理员出身才行。

除了读书读出来的那些能够改变命运,大部分印度人一生都不会换工作的,因为他们的工作从生下来已经写在名字上了。失业的印度人往往是静待饿死的下场也绝不会去造反,从道家的观点看,印度人比较具备安贫乐道的精神,看来老子化胡说也不是空穴来风。(这位伟大的国家图书管理员执意要出国传道,看来是不想坑自家人,这才是真正的中国良心。)

现在,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到了埃及附近,这里将要爆发一场大战。连宋海平这个始作俑者也不得不佩服慈禧,不愧是和万国开战的女人,看看报纸就知道了英国人的七寸在哪。

可以说,埃及的苏伊士运河这一点是双方的胜负手所在。历史上英国人开通了苏伊士运河后,帝国主义们加快了瓜分中国的步伐。

如果不是左宗棠在西北挡住了俄军南下的野心,如果不是冯子材镇南关大败法国人,如果不是日本在东北战胜俄国,如果不是三元里的乡民展现出了誓死抵抗侵略者的大无畏牺牲精神。那中国早就是下一个澳大利亚,下一个北美洲了。

帝国主义者们不是不想杀光中国人,全占中国之地,只是中国的抵抗是一直存在的。历史上看到无法用直接出兵征战的军事手段灭亡中国,以英法俄为首的帝国主义者们才想起用扶持亚洲当地代言人的办法开始以华制华慢刀子杀人――这也是当时日英结盟的背景。

如果不是新兴德国崛起,两次挑战英法俄的世界霸权,英法俄哪会放弃中国这块肥肉――只怕到时候,中国的人皮都被帝国主义者的商人们制造了LV包和芭比娃娃给白人的小孩子们玩。

所以德国纵然有诸般不是,却也在中国人心中颇有好感。因为当时的情况,德国人不跳出来作死的话,中国人就要个个死无葬身之地了――有机会有能力的话,英法俄是断断不会坐视中国发展起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