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变革1854 > 第七章 入京见闻

变革1854 第七章 入京见闻

作者:东方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宋海平口中大清药丸这等兴奋剂是二战后军队用的,吸鸦片者多躺在榻上床上,因为吸食鸦片这药性给人迷幻,需要静。而大清药丸给士兵服用了后,是给士兵一种不折腾不舒服,不打仗浑身发痒的感觉――说简单些就是让一个人相信自己是超人,有用不完的力量。

宋海平也是想着大清养这八旗绿营两百多年,最后也要发挥一下余热。

宋海平最后说道:“现在重点都清楚了,最重是教育,不过这个一时急不来的。编练新式海军也要快,等有两艘以上的铁甲舰能开启后,我们就去天津登陆朝贡去。等喜报队招来人建设新式陆军以及修路的事情也要尽快安排。改革小组的事暂时就这多事情了。”

林海洋在船上也没闲着,听说要给大清进贡铁甲舰,林海洋也想着给我大清弄些顺手的陆军装备,在打造一支大清皇家海军的同时再来一支大清皇家陆军也挺有意思的。翻尽史料,林海洋发现适合清朝陆军使用的只有抬枪。

抬枪这东西,虽说重了点,长了些,但本身威力十足。直到抗战时代白洋淀的雁翎队还在用大抬杆打鬼子。

和宋海平商量了一下,林海洋输入图纸按了下按钮就造了两万支先进抬枪。林海洋设计这批抬枪口径20毫米,枪身长2.5米,枪管长2米带膛线,全枪重8.5公斤。采用后膛填装铜壳圆头子弹,无烟******。简单来说,就是大口径加长版的单打一步枪。明白橛子枪的都懂,这枪使用维护都很方便――构造简单嘛。

这枪威力那是相当大,林海洋试射时平射子弹还飞出三千多米,想来一千五百米内还是有效射程内。不过考虑到没有加装瞄准镜等,最多也就是八百米打骑兵,五百米打步兵――五百米外的一个人看上去大小比眼前的苍蝇也大不了多少,缺乏瞄准意义了。

二十毫米带旋转的子弹,打到身上少说是一个大洞。威力远不是一枪两眼的三八大盖能比的。后坐力是大一些,但是这总可以想办法的――例如清朝军队就是一个人扛着枪管,一个人瞄准射击。另外也可以加装三脚架用来射击。

不过林海洋早就帮助我大清想出了更好的办法,半固定在独轮车上不就行了,不论是推着行军还是用独轮车当三脚架都是可以的――而且一个独轮车能推几百斤,连子弹被服粮食等都能装上去了。

这边宋海平送走喜报队开会后,觉得应该去江户城下町转转,和胜海舟、阿部正弘商量了一下后,阿部正弘派出一个老头兼做护卫和向导。

宋海平看这老头身高足有一米五,在日本人中也算伟岸了……一身粗布麻衣,短打扮,剃了一个光头,看模样没有70也有60岁了。

宋海平在摸摸自己的平头,心说这出去还不被人当做两个和尚。宋海平又问了一下:“这位老先生身体怎么样,年纪是不是大了点?”

阿部正弘:“大人放心,半兵卫先生乃是幕府兵法教习当世剑圣。年纪确实大了些,今年已经是四十有六,但是半兵卫先生说再干几年问题也不大。”

宋海平觉得应该体谅一下在平均年龄不足四十岁的旧社会中活到四十多的老人还想再尽一把力的心情的――如同犯罪分子们在领导岗位上迫切的想为人民服务的急切心情一般。没错,这个社会,四十多岁了,可不真是老人了。

宋海平也换了身浴衣式简单和服,那种大振袖全套二三十斤,怪不得穿着的人平时都是跪坐的――身上几十斤衣服想起来也要费些力气的,一般情况是两个人扶起来才能站立。

于是高大的半兵卫(一米五)带着一个更高大的宋海平(一米七)出了天守阁,踏上东京街头。两个人没有带刀,仅凭高大的身材就吸引了不少目光――当然,宋海平身上是藏了两支微冲的,总也要能顶到林海洋派机器人来救援。

城下町井然有序,当然宋海平更相信这是不时路过的一队队巡逻兵的功劳。宋海平没有购物需求,也没有打听物价不买的习惯,逛街的随意性就很大了。往往是哪边人多往哪走,结果经常走到交易市场区。

又走了几条街,只听有个路人喊了两句,宋海平还没听清,一群人就轰隆围了上去。宋海平看了下半兵卫,半兵卫说道:“是花魁游街,大人不急的话,我们在前面的酒家二楼边吃边等就是了。”

于是宋海平和半兵卫上了某酒家二楼找了临窗的桌子坐下,有店伙计上前问吃点什么,宋海平:“来盘熟牛肉,两瓶好酒。”

店小二一下面露难色:“酒水本店还是有的……”

半兵卫咳嗽两声:“先生不知,幕府有令,禁杀耕牛。”

宋海平:“你们就是死心眼,禁杀耕牛你们可以养些肉牛嘛。嗯,天上龙肉地上驴肉,有驴肉吗?”

店小二继续摇头。宋海平这才想起千好万好不如家好这句话,有些丧气道:“有什么好的下酒菜都上来吧。”

这时代的日本真没什么可享受的,经过宋海平鉴定后,酒略酸,虽说酒醋同源你也得差不多不是。烤鱼苦咸,宋海平杀厨子的心都有了。唯独炒蚕豆还有水煮花生还能吃。

趁四下没人注意的时候半兵卫才说道:“大人见谅,小地方怠慢了。”

宋海平:“不是怠慢的事情,等看过花魁游街,我带你去船上吃点正宗的日本料理。”

其实宋海平所谓正宗的日本料理,这个时代大部分还没有出现,现代日本料理八成是明治维新之后出现的,包括中华拉面。

宋海平又问道:“话说回来,咱们这等了多长时间了,花魁不会走错路了吧。”

半兵卫:“大人放心,错不了的。不过有句话说的对,就是花魁走路比牛车还慢。你看这边也开始上人了,说明一会就要到了。”

宋海平点点头不再多说,又等了十几分钟的样子,长长的花魁队伍才转到这条街上。宋海平也看到了,首先看到的是花魁头上那满是金钗和梳子的头饰,花魁们走路的确很慢,甚至比赌神出场还要慢一些。这要归功于花魁穿的半尺多高的沉重木屐以及身上三四十斤的华丽和服――这真的是五层大振袖了。为了防止花魁们中暑,每人身后跟着一个打特大号纸伞的。

花魁们倒也长相清秀毕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专业培养过的,如果不是这个时代的劣质脂粉欣赏性应该更好一些。

半兵卫这时还给宋海平解释:“大人你看她们走路,外八文字的就是吉原的花魁了,就走路这一项也要练几年。”

宋海平:“看前面那两个孩子提着写着吉原的红色灯笼不是更容易嘛。”

半兵卫:“大人啊,不是人人都认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