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变革1854 > 107章 开会

变革1854 107章 开会

作者:东方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5: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中华联邦的各首脑参观的最后一站神无城,因为各地头头们难得聚齐一次,中华联邦第一次正式大会也宣布召开。qiuyelou

这里面,满清遗留势力三个,两宫太后、鬼子六、肃顺。汉臣督抚十个。包括日本、朝鲜、越南、泰国、天地会、和顺公司、兰芳国等受中华文明恩泽的外围势力十个。共计大小势力23个。

由于有了胜海舟和金左根做代言人,宋海平和林海洋就没有亲自上阵,当然实时监听还是要做的。

根据后世对中华联邦历史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一大的特点。总体来说,会谈是有益的(能坐下来说话就很好了),会谈的多方充分的交换了意见(无法达成任何协议,吵得厉害),增进了大家的了解(分歧很大)。

虽然在大会上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私底下,日本的代表胜海舟倒是接了一堆又一堆的订单,从军火到机器应有尽有。

日本如今只有区区三百来万工业人口,这点工人在宋海平和林海洋的支持下形成了一个微型的产业链。但是,国际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英国资本被赶出了亚洲市场,法国则被德国灭国,工业美国被奴隶美国替代,这时代的国际工业力量还很弱小,不然李鸿章开的那几个官办厂子根本不可能有利润。

这次大家来日本考察了一番,发现这里各种工厂设施齐备,出产的机器种类也全,武器精良。更重要的是,价格也不算贵。

既然连李鸿章的官办厂子都赚钱了,自己干嘛不也办一个呢。qiuyelou至于两宫太后,鬼子六,肃顺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只是想买更多的廉价武器――这年头武器价格被日本打压的是造不如买。买了日本的新式火炮拿去回炉炼钢都是有赚的,干嘛不买是不是。

而且这些年肃顺不是征战外东北、西伯利亚就是阿拉斯加和加拿大这等苦寒之地,极光都见过了,说真的是受了不少罪。不过当年肃顺因为包庇弟弟倒卖军火一案被汉臣攻讦,才被迫被调出中枢做他的大将军王也是咸丰爷的无奈之举。

看了这以吃喝玩乐等高级享受为主的神无城之后,肃顺竟然动了退休归隐的心思,私底下问这胜海舟,自己过些年能不能来这神无城养老。四九城如今没几个满人了,肃顺当然也不想回去,可是,不论满洲人的老家还是加拿大都是些北方苦寒之地,实在不适合养老的。

这神无城各种设施齐全,还都是高科技的,一看这里环境优美生活安逸各种设施齐全,肃顺就动了在这里养老的心思。

神无城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圈禁高层的,胜海舟得了上面的同意自然是举手欢迎。

其实不止肃顺,就连两宫太后,慈安和慈禧也有在这里生活的想法――毕竟高科技的现代化享受方式不是宫殿里面那些古老建筑和仆人多一些就能比的,例如宫殿里面也有夏天放冰冬天烧炭的土空调,但又如何比的上那中央空调来的给力,洗澡间也没有这神无城的牛奶浴、泡泡浴、桑拿浴、按摩浴等新奇的澡盆。只是先帝咸丰爷的大仇未报,两个未亡人来这安家养老多少有些不合适。

至于汉人督抚或者小国国主有这等想法的就比较少了,说好听一点这些人是抛弃了部分低级趣味,说不好听一点这些人权欲熏心,非要鞠躬尽瘁死在任上方能罢手。

对大会的真正组织者宋海平和林海洋来说,第一次大会大家没有当面打起来已经是非常成功了。例如满清的肃顺就认为那些汉人和乱臣贼子无异,但是汉臣督抚则认为是满人在中原的气数尽了,不然怎么那么多清兵都打不过一个小小的太平天国呢。

什么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都被人家破了,几千人的北伐军就差点把四九城打下来――如果没有当时的僧格林沁带着的蒙军,估计林凤祥就真的北伐成功了。

这个僧格林沁也算生不逢时,最后死在英法联军的火炮下――不过考虑到这主前世被捻军的小兵杀死,可见这个蒙古王爷运气真的不咋样。

至于南洋也是一堆烂摊子,和顺公司和天地会为了抢金矿就曾经数次开片。而南洋天地会的一个宗旨就是反清复明――现在大家居然能坐到一起商谈国事没打起来,还不算是成功的大会吗?

至于中华联邦的最后一个加盟国以色列,这次大会主要目的是来打酱油和刷存在感,还给胜海舟下了几个单买军火和机器设备。也就算完成这一次大会的重点任务了。小国嘛,怒刷存在感也是非常必要的。

这次以日本的名义搞载人航天并作为第一次中华联邦大会的东道主,胜海舟当然是长了脸,还接了一堆的订单,名利双收。

虽然大会上中华联邦的23个势力集团没有达成任何共识,但私底下各加盟国交流不断,一项项合作协议或者贸易协定被签署。可预见的一些能够资源互补的势力必将走的越来越近,这也是世界村或者说全球化的大势所趋。

大会期间,不甘心失败的英国人派出了60个步兵旅的兵力,二十多万英军(其中九成五是仆从军)从北非扑向有十万清军驻守的埃及开罗地区。准备重新夺回苏伊士运河,进而维护其亚洲和澳洲的殖民地。

但是当地驻守的清军再次以少胜多,大破英军于开罗城下,十二万英军的仆从军被歼灭,剩下大部分逃散于沙漠中,然后悲惨的因为缺水而死去。

护送英军而来的英国舰队和日本地中海舰队也是一场大战,双方炮击中各有损失,但无一沉没。后来伤痕累累的英国皇家海军先退出了战斗回去修理舰船,然后日本地中海海军也做了同样的事情。

这时代海军战斗大多如此,互相伤害之后回去修一修,过上几个月又是一条好汉。铁甲舰想要在海战中被击沉,除了质量不过关之外,那就真的只能说运气太不好了(例如胡德号)――其实就是甲午海战,平均服役超过十年老旧的北洋水师也没有铁甲舰是当场战沉的。

历史上甲午海战后的事情发展只能说,大清上上下下都想李鸿章和北洋舰队死的难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